琥珀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视频】宝宝吃奶时呛奶可威胁生命!改良版海姆利克急救法赶快学起来

2025-04-02 20:30:00

婴儿吐奶是一种常见情况,但如果出现在吃奶过程中突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呛奶现象,这就危险了!呛奶不仅会让宝宝感到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遇到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办?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给出了改良版海姆利克法急救方案。

婴儿气道梗阻急救 (0-1岁)

1. 立即转为俯卧位:前臂托住宝宝胸腹部,头低脚高

2. 五次背部叩击:用掌根在肩胛骨连线中点快速叩击

3. 翻转实施胸外压:两指在乳头连线中点快速按压5次

4. 循环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对婴儿进行背部叩击时需确保婴儿头部低于躯干(增加重力作用),胸外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1cm(更精准的膈肌冲击点),明确禁止对婴儿实施传统“腹部冲击法”,因为这存在造成肝脾损伤的风险。

幼儿急救法 (1岁以上)

采用坐位急救法:从背后环抱,一手握拳顶住剑突下方,另一手包覆快速向上冲击。注意控制力度,能使膈肌上抬3-4cm为宜。

健康的婴儿在吃奶后,也常常会出现吐奶的情况,这多是由于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叫胃食管反流,随着月龄增加,多可自行缓解。但如果宝宝出现拒绝进食、每次喂养后会喷射性呕吐、体重增长停滞、反复肺炎或呼吸暂停、反流时呛噎等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

学会科学的喂养姿势,也可以帮助宝宝缓解吐奶症状。即采用45度半卧位哺乳,奶瓶喂养时确保奶液完全充满奶嘴。喂奶后保持“袋鼠式竖抱”20分钟:让宝宝下巴轻搭父母肩头,手掌呈空心状从腰部向颈部螺旋式拍嗝。拍嗝通常可以预防吐奶,同时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可尝试将单次奶量减少20%,喂养间隔缩短至1.5-2小时。也可在奶中增加谷物,以增加黏稠度,可改善胃食管反流,一般以燕麦谷物为宜,还可以选择一些增稠奶粉。但上述方法建议咨询专科医师后在使用。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当宝宝出现呕吐物呈黄绿色、伴随血便/果酱样便、吐奶时伴随尖声哭叫,可能在提示更严重的疾病,需尽快就医。

视频来源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通讯员 王凝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