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31日讯 3月31日上午,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主办,枣庄市青少年宫承办的2025年度全国“流动少年宫”活动启动会暨骨干教师研修班在枣庄举行。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副会长张玉勋,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副会长、山东省青少年宫主任马兴凯,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副会长、兰州市少年宫党支部书记、主任方健,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敬, 共青团枣庄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枣庄市科协副主席李亚娟,枣庄市副县级领导干部褚福贞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上,共青团枣庄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发表致辞,本次“流动少年宫”公益活动启动会,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更优质的校外教育服务。同时,以实践育人为抓手,引导孩子们在科技探索、艺术熏陶、团队协作中全面发展,以红色文化为载体,让孩子们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会上,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社会事业部部长邢钊源发布《2025年“流动少年宫”工作安排(草案)》。该草案明确了本年度“流动少年宫”活动的目标、任务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为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指导方向。此举旨在进一步推动“流动少年宫”活动实现规范化、科学化运作,确保活动能够精准契合青少年的成长需求,让更多孩子从中受益。

会上,枣庄市峄城区翰林小学少先队员周成城和枣庄市青少年宫火炬艺术团团长刘茹,分别讲述了“流动少年宫”的故事,引起与会者强烈共鸣。

张玉勋在讲话中强调,2025年,“流动少年宫”应将构建坚实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作为首要任务。在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全方位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并严格执行“四统一”原则;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将正式启动“东西协作·教育共富”行动。
在专题学习环节,围绕《新时代流动少年宫的发展与创新》这一专题,与会人员共同深入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彰显“流动少年宫”的公益属性。大家一致认为,要借助社会化力量,拓展活动资源,提升活动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与会人员分组讨论了《研究探索“流动少年宫”标准化服务体系的标准编制》这一科研项目,引发了全体与会人员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为进一步完善“流动少年宫”标准化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还围绕“流动少年宫”思想品德教育、美育教育、普法教育以及科学普及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展开了深入的学习交流。期间,与会人员将在台儿庄马兰屯镇中心小学,现场观摩枣庄市青少年宫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流动少年宫”活动的实践展示。据了解,枣庄市青少年宫多年来,在“流动少年宫”项目上不断创新实践,无论是深入偏远地区的支教活动,还是在乡村学校推广的特色课程,为广大青少年送去了知识与欢乐,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活动的举办,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此外,活动还将开展研学设计,组织与会人员赴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深入探究红色研学课程的优化设计。
此次骨干教师研修班的举办,不仅使教师们在教育理念上得到更新,还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收获了实用的技能与经验。
据了解,枣庄市青少年宫“流动少年宫”活动自2020年启动以来,以教育普惠助力乡村振兴,累计深入37所乡村学校,惠及3.2万名儿童,成绩斐然,连续两年荣获“流动少年宫示范单位”称号。该活动让偏远地区学生首次接触机器人编程、无人机操作等前沿领域,助力峄城区学生王雨欣凭借“智能灌溉系统”斩获省级科创大奖并申报专利。枣庄市少年宫与十余所乡村学校签订三年合作协议,定期派驻专业教师驻校指导。创新研发的“线上智慧宫”平台,使2.8万乡村学生实现常态化共享优质课程。当无人机编队在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小学操场腾空而起,孩子们仰望天空的笑脸,正是教育公平最生动的注脚。这项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育人工程,正在续写着“一个孩子都不能少”的时代答卷。
本次研修活动作为新时期流动少年宫活动提升工作的一次重要教科研活动,为“流动少年宫”活动在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流动少年宫”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助力他们实现梦想,茁壮成长。
闪电新闻记者 李永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