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琼正在整理工具。

达琼正在修电动车。

图由果珍提供
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街头,达琼电动车维修店门前总是人来人往。“您好,您需要什么牌子的电动车……”生意红火的店铺里,老板达琼一边娴熟地检修电动车,一边热情招呼顾客。达琼凭借坚韧的品质和专业的技术,常常让顾客忘了他是一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这位店铺老板用自己的故事,诠释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逆袭人生。
命运坎坷
却心怀希望
44岁的达琼来自墨竹工卡县唐加乡东布岗村。疾病的阴影早早笼罩了他的人生,右腿肌肉萎缩,让他每一步前行都充满艰辛。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止步于此,他的爱人是一名听障人士。双重的困境,曾让这个家庭生活举步维艰。
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达琼没有选择向命运低头。在他心中,始终燃烧着希望的火焰。尽管行动不便,他依然积极面对生活,用乐观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每当有人劝他放弃时,他总是坚定地说:“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他改变命运的动力源泉。
在唐加乡东布岗村,达琼的故事感动着每一个村民。邻居们都说,虽然达琼行动不便,但他总是主动帮助别人,谁家需要帮忙,他都会尽力而为。这种乐于助人的品质,也为他日后的创业之路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刻苦学艺
开启创业路
四年前,达琼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重要决定——前往拉萨学习电动车维修技术。这一决定,意味着他要离开熟悉的家乡,独自面对未知的挑战。身体的不便、复杂的技术知识,无一不是巨大的障碍。但达琼深知,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在拉萨的学习生活异常艰辛。每天清晨,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时,达琼就已经起床,拖着不便的身躯赶往培训学校。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听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是虚心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晚上回到宿舍,他还会反复练习白天学到的技术,常常学习到深夜。
学习期间,达琼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维修步骤,他可能要反复练习几十遍才能掌握。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反而愈挫愈勇。他说:“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学习,达琼终于熟练掌握了电动车维修技术。这段学习经历,不仅让他学到了专业技能,更磨炼了他的意志,为他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在墨竹工卡县民政局、县残疾人联合会的大力扶持下,达琼的创业梦想终于照进现实。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在县城开了一家投资7万元的电动车维修店。开业那天,许多亲朋好友和邻居都前来祝贺,大家都为他感到骄傲。
诚信经营
传递温暖
达琼的电动车维修店主要经营电动车维修、销售电动车零配件等业务。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诚信的经营,他的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周边的群众都喜欢来他这里,或是修理爱车,或是购置新的电动车。
“达琼师傅技术好,收费公道,我们都信得过他。”一位老顾客这样评价道。为了保证服务质量,达琼对每一个维修环节都严格把关,从不敷衍了事。遇到复杂的故障,他会耐心地向顾客解释问题所在,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顾客的广泛认可。
如今,达琼的电动车维修店年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一家人的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他的妻子也在拉萨找到了工作,两人相互扶持,共同经营着这个温暖的小家。看着生活越来越好,达琼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达琼并没有忘记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也深知还有许多残疾人朋友在困境中挣扎。他常常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为此,达琼主动表示愿意为其他残疾人提供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努力,让更多的残疾人看到希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只要肯努力,残疾人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达琼坚定地说。
在民政工作致力于提高残疾人劳动就业能力的大背景下,达琼的故事成为了一个生动的范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残疾人不仅可以自食其力,还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残疾人勇敢地走出困境,通过技能实现就业,提升生活质量。
达琼的逆袭人生,不仅是一个个人奋斗的故事,更是一曲自强不息的赞歌。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像达琼这样的残疾人,凭借自己的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温暖与正能量。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记者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