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进行审计的流程及所需资料如下:
申请执行人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执行人需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对被执行人进行司法审计,并说明请求审计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同时,申请中需明确审计的财务状况年度及年限,并自愿预付审计费用。
法院裁定启动审计程序
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审查申请是否符合条件,若符合则裁定启动司法审计程序,并向被执行企业的协助义务人发出《协助提供企业财务账册、资料通知书》,责令其到法院接受庭询,并提交审计所需的账册。
选定审计机构
执行案件经办人确定应审计的事项后,报领导审查,由执行机构从有相应审计资质的中介单位中摇珠选定委托的审计机构。
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审计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法院要求,对涉及的财务资料进行全面或局部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审计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应积极配合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协助。
审计结果与处理
根据司法审计的结果和其他证据材料,执行局作出相应的处理,如追加或变更被执行主体等。司法审计材料只能由司法机关依法调集和提供,并且是与案件有关的会计资料、财产物资等。
审计报告与裁决
审计机构完成审计后,会出具审计报告,法院将审计报告作为案件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帮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实,公正裁决。
总结:
法院进行司法审计的流程包括申请、启动、选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及裁决等步骤。整个过程中,法院会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审计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