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近日全面执行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及医保支付标准。62种药品降价,涵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将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此次集采共有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中选,包括62种药品,覆盖阿司匹林、青霉素等常用药及特殊疾病用药。62种药品均有降价,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用药来那度胺胶囊集采后,单粒价格由200元降至15元,患者每月可节约3880元左右;乙肝抗病毒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品集采后,患者年用药费用从4000元降至100元。
集采后,一批疗效更优、使用更便捷的药品将进入临床。例如集采纳入的乳腺癌用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与普通的多柔比星产品相比,能够有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显著提高用药安全性。新纳入的马昔腾坦片是新一代治疗罕见病肺动脉高压的药物,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市医保局表示,本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均执行此次集采结果。公立医疗机构将畅通中选药品进院渠道,确保约定采购任务中的中选药品必须及时进院,并优先使用。
本市第十批国家集采采购周期持续至2027年12月31日。医疗机构需加强中选药品合理使用管理,细化特殊患者用药衔接方案,避免“一刀切”替换。采购期内如遇突发事件影响中选药品采购供应,医疗机构可先行采购其他价格适宜的替代药品,按要求做好网上采购、网上登记,保障患者用药。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柴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