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被造谣“穷得只剩一栋办公楼”,到净利润超两亿元,莲花控股做对了什么?| 大鱼财经

2025-04-07 20:24:00

面对“穷得只剩一栋办公楼”的破产谣言,“老牌国货”莲花味精背后的莲花控股用实际业绩打了某些博主的脸。莲花控股(600186.SH)4月6日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企业实现营收26.59亿元,同比增长26.55%;实现利润总额2.85亿元,同比增长66.79%;实现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59.12%。

作为老字号国货产品,“莲花味精,颗颗香浓”这句广告语在20世纪90年代响彻大江南北,一度是中国最大的味精生产和出口基地,也是河南省的“四大工业名片”之一。虽然企业在2019年一度来到破产退市边缘,但随后经过重整以后,近年来连续盈利,实现逆袭,这与国货受追捧的热潮不无关系。

“品牌复兴战略”成效显著,一季度净利同比预增超100%

曾经的味精大王,终于实现了“王者归来”。

业绩快报中,莲花控股对经营业绩增长,给出三点原因,除了体制机制改革、降本增效外,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品牌复兴战略”。

莲花控股称,公司坚持“品牌复兴战略”,持续优化营销网络布局,推进产品渠道升级,巩固并扩大调味品主营业务竞争优势。2024年,公司国内市场调味品销量和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新零售业务与国际贸易业务增幅更为显著。莲花作为味精行业家庭消费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品牌认知度同比明显提升。

不仅如此,在同日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中,莲花控股当期公司归母净利润约在1亿元至1.2亿元之间,较去年同期增加5077.67万元至7077.67万元,同比增长103.16%至143.7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样在1亿元至1.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134.77万元至7134.77万元,同比增长105.54%至146.65%。

事实上,这波业绩回暖早有征兆。

受益于互联网上对国货的热捧,以及莲花味精自身抓住了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机遇,2023年莲花控股实现净利润1.31亿元,同比激增178%,创下近年来最佳业绩。2024年,公司工作人员接受河南民生频道采访时感慨:“20多年了,从没像现在这样扬眉吐气。”

业界观察,莲花控股之所以能在2023年实现业绩爆发,受益于国货备受追捧热潮。莲花味精因“配料表干净”,因自身质量的过硬,重新赢得了消费者青睐。当前,莲花味精在家装零售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5%,且同比仍然呈现正增长态势。此外,莲花松茸鲜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

六年前曾濒临破产,“流量红利”成功转化为“品牌势能”

然而,莲花控股之所以此番被传破产谣言,与前几年的至暗时刻有密切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莲花控股的前身可追溯至1983年成立的周口地区味精厂,其生产的“莲花味精”曾是中国家庭厨房的标配,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43%,被誉为“味精大王”。1998年,莲花味精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味精第一股”。

2019年,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莲花控股重整申请,第一大股东睿康投资及实际控制人夏建统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公司负债高达18.54亿元,资产已无法覆盖债务。彼时,莲花控股不仅面临退市风险,更因“破产传闻”导致品牌声誉跌至谷底。

正当莲花味精深陷泥潭之际,一则视频让濒临破产的老牌国货成功咸鱼翻身。

2023年6月,科普博主“松哥打假”发布视频《一句谣言,让一家民族企业彻底落寞》,直指“味精致癌”是伪科学,并揭露鸡精、蚝油等调味品中均含有味精成分。该视频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对莲花味精的集体怀旧。评论区中,“小时候的味道”“支持国货”等言论刷屏,沉寂多年的莲花味精意外翻红。

随后,国货热潮因蜂花“79元商战”事件全面爆发。莲花控股敏锐捕捉流量红利,通过直播间“79元套餐”、高管亲自下场带货、与国货品牌联动等策略,成功将流量转化为销量。

这两年,随着“味精谣言论”的消退和调味品健康化趋势发展,莲花味精的市场份额也在大幅回升。据《调味品行业2024线下零售数据解读》数据显示,在调味品重点类目中,从市场份额同比增速来看,味精13.7%的正增长速度,成为“一枝独秀”。

除了传统的调味品行业外,近两年,莲花控股也通过子公司布局算力领域。据莲花控股最新披露的算力业务转型进展公告,截至今年3月29日,莲花控股算力服务器租赁业务累计共有四个项目,其中包括公司在2024年11月以及今年1月分别签订的超亿元订单,金额分别为1.09亿元以及5.55亿元。

记者:苏冉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