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古代瓜州是现在的哪里(此瓜非彼瓜的“瓜州”与“瓜洲”)

2024-11-16 09:36:03

瓜,本意是“挂在藤上的植物果实”,后用来比喻“傻”,现在也用来形容“八卦”,比如“吃瓜群众”之类的新兴词汇。在中国有两个地方,都是以瓜命名:一个叫作“瓜州”,还有一个叫作“瓜洲”。它们虽然都以瓜为名,却远隔千山万水:一个在骏马秋风的塞北,一个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它俩同为古代的交通枢纽,同为历史文化名地,同为古代兵家的必争的军事重地。


先说瓜洲

北宋王安石著名古诗:

这首诗里提到三个古代地名:京口—今江苏镇江;钟山—今江苏南京;而瓜洲,即位于今天的江苏扬州。

这里最初为长江水中流沙冲积而成的水下暗沙,随江潮涨落时隐时现。后由于泥沙淤积,此处暗沙逐步变大变高,直至完全露出长江水面,成为长江中四面环水的沙洲,因其形状如瓜而得此名。岛上逐渐形成渔村和集镇。此后由于泥沙继续淤积,到唐代中期瓜洲已经与长江北岸陆地相连,成为长江北岸的渡口。

瓜洲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正好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十字交汇点。根据记载,瓜洲为“南北扼要之地”、“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每岁漕船数百万,浮江而至,百州贸易千涉之人,往还络绎,必泊于是,其为南北之利。”这就是说,瓜洲是漕运(南粮向北运至京城)与盐运(海盐向西运至内陆)的要冲,帆樯如织,无数商旅经此南来北往。自唐代起,瓜洲逐步建造城垒,发展为江边巨镇、千年古渡。

瓜洲不仅历史底蕴悠久、经济实力雄厚,更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就是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曾有很多文人墨客途经瓜洲,都留下了传唱千古的名篇。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宋代陆游曾写过“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词人张辑也曾写:“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著名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亦发生于此。

后来的千百年,此段长江出现南岸淤涨的情况,长江水面逐步北移。其南岸的镇江,离长江河道越来越远,而长江水则逐步侵蚀了瓜洲城。至清朝光绪年间,历史上的瓜洲古城最终全部坍入长江之中,昔日的繁华街市、连同众多的名园佳景,一同付诸江流。

民国初年,兴建新城,即如今的瓜洲镇。新中国成立之后,瓜洲镇归扬州市管辖。




再说瓜州

瓜州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我国的大西北,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玉门市,西接敦煌市,东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南侧是祁连山脉,瓜州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

要说瓜州,就必须得简介一下“河西走廊”:就是从兰州黄河向西,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直到新疆的的一条狭长通道,长度大约有一千公里。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亦佛教东传的必经之地。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张骞出使西域途径这里;卫青、霍去病从这里击败匈奴;玄奘前往西天取经途径这里;马可波罗旅行前往元朝上都(今北京)途径这里;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时也途径这里;而瓜州,正把守着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路口,可谓咽喉要道。

相传汉朝张骞奉命出使西域,来到敦煌一带时突然得了重病。医生认为他心火太盛,只需要吃清凉的瓜果解暑就能痊愈。于是,张骞吃了当地的瓜果,病情竟然真的好转。为了感念此事,后来他便把这个地方命名为了瓜州。

在瓜州还曾有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地理建筑,那就是玉门关。玉门关在历史上曾经换过三次位置,而唐朝时期的玉门关,恰恰就位于今天瓜州县东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了玉门关,就步入了遥远而神秘的茫茫西域。古代的商旅们,正是途径瓜州,沿着脚下的这条古丝绸之路,伴着悠扬的驼铃,把茶叶、丝绸、瓷器、漆器、铁器、造纸运出国门,并且把皮货、香料、饰品、调味料、乐器、雕刻、舞蹈、宗教、异域动植物种带回我国,沟通起了大唐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总结

瓜州与瓜洲,一个在塞北、一个在江南,一个是陆路交通的咽喉、一个是水路交通的枢纽,它们同样都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一同为中华历史的繁荣谱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