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冻结、被起诉至法院……
75岁的张彩凤老人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一个“啥也不懂”的老太太
摊上了这样的事儿
而这一切都源于——
领免费鸡蛋!

原来
她经常去摊点免费领鸡蛋
领取时需要提供我的身份证,说要先注册,我就给了。有时还让我对着手机眨眼摇头。
张彩凤不知道的是
她的个人信息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泄露了
骗子还利用她的信息开通网店
出售假冒产品。
被起诉后她就成了被执行人
目前
老人已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书

一筐鸡蛋换一张身份证
一次眨眼认证
看似“划算”的交易
实则是用免费鸡蛋为诱饵
设下“温情陷阱”,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这些“免费的午餐”
千万别碰
除了免费领鸡蛋
骗子们还有各式各样的手段
诱骗老年人入“坑”
比如免费领菜、免费聚餐、免费旅游等
一场“免费聚餐” 花了2万多
82岁的李先生接到一个电话
邀请他参加免费聚餐
还有免费蔬菜可以领
聚餐中大家聊起一款“神药”
能治疗许多种疾病
在市面上轻易买不到

组织饭局的人
当场和药品生产方反复沟通
对方勉强同意再多提供一些
李先生直接掏钱买了一份
花了23800元
这款药真的能治病吗?
经查所谓的“神药”
未取得国家药品和保健品批准文号
这些劣质产品的进价
一盒只要200元左右

所谓老人免费聚餐活动
也都是骗子一手策划的
老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都是骗子通过免费发鸡蛋
让老人填写信息获取的

搜集到老人的联系方式后
骗子就选好饭店包间
以免费领蔬菜、免费聚餐的理由
邀请老人前往
他们还会请一些人作为“托儿”
为所谓药品的疗效做担保
并制造出药品十分紧俏的气氛
诱使老人进行购买
近年来
针对银发族们的诈骗屡见不鲜
有哪些常见的养老诈骗骗局
该如何防范?
揭秘常见9类养老诈骗骗局
“投资理财”骗局
不法分子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骗老年人加入虚假投资平台,并假冒“导师”诱导其进行投资。以小额返利让老年人初尝甜头,然后“放长线钓大鱼”,不断诱导其加大投资金额,最终无法提现。
“以房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公司跑路,将面临高额债务,无力偿还“借款”时,房子将被收回,最终房财两空。
“代办社保”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或冒充银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代办“养老保险”等,在收取相关费用后,携款跑路。
“文玩收藏”骗局
不法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品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高额“服务费”;或者是将一些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有较大增值空间,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
“养生保健”骗局
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等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提供“养老服务”骗局
不法分子以预售养老床位、虚构养老服务项目等名义,通过承诺高息回报、享受床位优先居住权、入住打折、缴纳会费等,诱骗老年人大额预存消费投资,诈骗老年人钱财。
投资“养老项目”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鼓动老年人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利、高额分红等方式,诱骗老年人钱财。
“黄昏恋”骗局
“黄昏恋”骗局是“婚恋、交友类诈骗”的一种,不法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独的特点,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发展为“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低价旅游”骗局
不法分子以“低价游”“免费游”为噱头,通过强制、诱导、捆绑销售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奢侈品,或是诱骗老年人投资理财产品,或是吸引其注册会员、预交费用等。
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要贪图小恩小惠
不轻信陌生来电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不将资料泄露给陌生人
赶紧转到家人群
让家里老人别踩坑
综合:央视一套 央视新闻 公安部刑侦局
来源: 泰安警方